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標題
●最新消息
104學年度教專網統計結果(2015/09/01資料)
學 年 度 |
編制教師人數(A) | 參與教師人數(B) | 已註冊 教師人數 |
取得「評鑑人員 初階」證書 |
取得「評鑑人員 進階」證書 |
|||
人數 (C) |
比例 C/A (%) |
人數 (D) |
比例 D/A (%) |
人數 (D) |
比例 D/A (%) |
|||
101 | 119 | 86 | 87 | 73% | 0人 | 0% | 0人 | 0% |
102 | 98 | 88 | 78 | 80% | 0人 | 0% | 0人 | 0% |
103 | 98 | 91 | 92 | 94% | 75人 | 77% | 17人 | 17% |
104 | 98 | 87 | 87 | 89% | 80人 | 81% | 22人 | 22% |
本校101學年度起參與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計畫,103學年度進入逐年期第三年,教師參與教專計畫逐年提升,目前已達90%,完成初階證書83%,進階認證完成15%。
●教師專業發展整合平台
●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手冊(2014/9/23)
●實施計畫
1.104-105學年度辦理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實施計畫
●推動小組及運作
1.小組成員:共計11人。
- 召 集 人:校長
- 執行秘書:教務主任
- 行政代表:學務主任、輔導主任
- 教師代表:國文、英文、數學、自然、社會、生命教育科召集人
- 家長代表:1人
2.推動層面:
A課程設計與教學、B班級經營輔導、C研究發展與進修、D敬業精神與態度,共四個層面。
3.小組任務:
每學期至少召開2次會議,確認校本規準,監督並審議評鑑結果,核可下一年度的申辦計畫。
●評鑑規準
1.部訂規準:教育部公告修訂版。
2.校本規準:
各科教學研究會參考教育部最新修訂版,研討校本評鑑規準,
科別的差異性可思考共通的核心能力,經教專推動小組確認後上網公告。
104學年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校本規準
●辦理方式
1.自評:進階及初階評鑑教師填寫自評表。
2.他評:教學觀察、教學檔案、家長及學生問卷等三個基本管道。
※ 自102學年起,全體教師至少進行1次入班教學觀察,並製作1份教學檔案,
學習他人教學的優長。
●教學觀察
1.教育部辦理:
- 推動層面:三年內聚焦A、B二項層面。
- 合作伙伴:受評者與評鑑者以2~3人為原則,填報合作伙伴名單及預定進行入班觀察的日期,時間若有更動請至教學組報備。
- 進階人員:參加進階評鑑的老師請分組進行2次課室觀察,並繳交教師自評表、課前會談紀錄、教學觀察表及課後會談紀錄等資料。
- 初階人員:參加初階評鑑的老師請分組進行1次課室觀察,並繳交教師自評表、課前會談紀錄、教學觀察表及課後會談紀錄等資料。
2.學校自辦:
- 新進教師:新進教師與合作教師為一組,上學期至少安排2次相互觀課,並繳交教學觀察表等相關資料。另須舉辦1次教學觀摩,邀請校長、副校長、教務主任及同科教師參與。
- 未參加者:不參加教專評鑑的老師,也請邀請合作伙伴,至少安排1次課室觀察,並繳交教學觀察表。
●教學檔案
1.教學檔案需含蓋A、B、C、D四項層面,檔案製作並無標準格式,可參考建議要項,
製作能呈現個人教學特色的教學檔案。
2.合作伙伴需依據教學檔案評鑑表的各項規準,進行教學檔案的評鑑,
相互學習他人在教學上的用心與優長。
※ 製作教學檔案參考要項、教學檔案製作方式。
●認證檢核
1.修改「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網」、「全國教師在職進修資訊網」帳號一致。
2.務必依序完成:線上研習 → 實體研習 → 自評與他評。
3.備齊所有的相關資料,依規定在期限內繳交。
●教師專業學習社群
1.辦理原則:
- 目標效益: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旨在促進教師專業成長,但必須關注於學生學習成效的提升,不能僅止於教師專業知能的成長或個別興趣的追求而已。
- 籌組社群: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的組成方式十分彈性而多元,可以有以下各種形式:年級形式、學科形式、學校任務形式、專業發展主題形式等。
- 進行方式: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運作方式十分多元,包括:協同備課、教學觀察與回饋、同儕省思對話、建立專業檔案、案例分析、主題經驗分享、主題探討(含專書、影帶)、新課程發展、教學媒材研發、教學方法創新、行動研究、標竿楷模學習、新進教師輔導,以及專題講座等。
- 操作步驟: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的成長研習必須是產出型研習,社群成員一學年內至少要有12次的課程研討,須詳實紀錄各次聚會的時間、地點、成員、研討主題及課程設計的成果。
2.社群發展:
102學年校內主題式教師專業學習社群計有:
- 綠活工作坊、語文運用力工作坊、專題研究力工作坊、邏輯創發力工作坊、數位美學力工作坊:推動全球素養培育之特色課程(優質化輔助方案)、生命教育工作坊、閱讀思考與表達工作坊。
- 各科教學研究會:研討校本之有效教學、差異化教學、多元評量等,並研擬具體作法。
103學年校內主題式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朝四大方向發展與建構:
- 103學年各教學研究會採社群運作模式,聚焦以下發展方向:<國文科>六年一貫語文教育培育工作坊、<英文科>語文表達能力培育工作坊、<數學科>邏輯推理工作坊、<社會科>國中資優暨高中延伸課程研發工作坊、<自然科>愛上自然創造力工作坊、<藝能科>健康數位生活美學推動工作坊、<生命教育科>生命教育課程研發工作坊。
- 參與103教專計畫之教師專業學習社群,審核通過共計兩社群:<社會科>國中社會科整合型特色課程研發社、<藝能科與輔導科>美感教育課程研發社。
- 103學年高中職優質化輔助方案之教師專業學習社群,投入開發推動全球素養培育之特色課程:語文運用力工作坊、專題研究力工作坊、邏輯創發力工作坊、數位美學力工作坊、生命教育工作坊、綠活工作坊。
- 103學年參加其他專案計畫之教師專業學習社群,已通過審核進行中有:<自然科>活化教學分組合作學習計畫、<英文科>提升高級中等學校學生英語文教學成效計畫
●102年度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工作坊~演講影片已全數上架~
1.由教育部師資培育及藝術教育司委託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辦理的「102年度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工作坊」第二
梯次演講影片,共計15部已全數上架,歡迎各位師長前往整合平台-網路演講廳瀏覽。
2.點選連結前往<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整合平台-網路演講廳>
- 開幕式
- 評鑑規準與有效教學-潘道仁校長
- 教學觀察實施-王善美校長
- 教學省思-陳雯玲校長
- 專業成長計畫及學校改進計畫-林遊嵐教授
- 專業成長計畫及學校改進計畫-黃伯勳教授
- 專業成長計畫及學校改進計畫-張可仁教授
- 經驗分享(觀察前會談)-洪志慶校長
- 經驗分享(入班觀察)-洪志慶校長
- 經驗分享(觀察後會談)-洪志慶校長
- 評析與回饋-林遊嵐教授
- 綜合座談
- (國中組)經驗分享-柯智焰校長
- (國中組)經驗分享-吳毓真校長
- (國中組)經驗分享-陳雯玲校長
●表單下載
1.觀察伙伴登記表
2.教師自評表
4.教學觀察表
6.教學檔案評量表
7.綜合報告表
8.教學觀察注意事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