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大葉楠 Machilus (Persea) kusanoi Hayata
英文名稱: | Thinleaf Machilus |
科別: | 樟科 Lauraceae |
別名: | 草野楨楠、大葉楠仔、楠木、楠仔Large-leaved nanmu |
原產地: | 臺灣 |
大喬木,樹皮灰褐色,稍平滑,皮孔十分顯著,有暗紅色排線斑點;小枝細長,黃綠色,斜上昇狀。葉互生,大、長橢圓形或倒披針形,有時亦有長橢圓狀倒披針形,先端銳尖,基部楔形或銳尖,革質,全緣,或有時呈很明顯的波狀緣,表面呈有光澤的綠色,背面顏色較淡,中脈於表面凹下而於背面顯著隆起;葉柄粗壯,略有毛茸;多著生枝端,春天發芽時具有多枚淡紅色苞片,新葉淡紫綠色,老葉濃綠色。花多數,較大,黃綠色或淡黃色,呈頂生或近似頂生的聚繖狀圓錐花序;小花梗細長,花被片 6 枚,相等,長橢圓形,先端鈍,完全雄蕊 9 枚,花絲基部有叢毛,第三輪基部具有柄的腺體;子房長橢圓形,光滑,花柱細長。果實為球形之核果,成熟時為紫黑色,基部宿存花被反捲。
大葉楠的樹皮含豐富黏質液,和香楠一樣,可供作線香原料用。青帶鳳蝶的幼蟲食草之一。木材淡紅褐色,堅軟中庸,保存期長,加工容易,可供建築、傢具、樂器、雕刻、船艦、車輛、建築、農具、器具、棺木、膠合板、橋樑等用途。可作綠化庭園樹。根可入藥,可治霍亂、腹痛。
升旗台左側,靠近志英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