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番龍眼 Pometia pinnata Forst.
英文名稱: | Fiji longan |
科別: | 無患子科Sapindaceae |
別名: | Fiji longan,Langsir、台東龍眼、蘭嶼龍眼 |
原產地: | 太平洋諸島。台灣東部、蘭嶼、綠島。 |
樹高約 25 公尺左右,植株生長迅速,樹冠不規則形;樹皮茶褐色,大樹在原生地可形成板根;葉互生,初帶紅色,偶數羽狀複葉,互生,具葉柄;長橢圓形或橢圓狀長披針形,葉基圓形而歪斜,葉尖漸銳尖,厚紙質,疏鈍鋸齒緣,兩側小葉較小,上表面暗綠色,下面淺綠色,側脈密而明顯;雜性花,雄蕊 5 枚;花絲基部有毛;花藥紫紅色;雌蕊 1 枚;花期 4~6 月;果實為核果,圓球形的果實起初是綠色的,成熟時轉成橄欖綠色;每個果實內含一粒種子,種子褐色,外面包裹著一層透明黏質假種皮,這層假種皮甜美多汁,與龍眼的假種皮一樣。果期 7~9 月。
成熟果實(假種皮)可供食用。近年來已成為果樹栽培。庭植添景用,亦可做行道樹、誘鳥樹。木材可作為建築或造船材料。葉及樹皮煎湯沐浴,可治發熱。根煎服驅蟲、退熱。在蘭嶼,番龍眼是種非常重要的植物,達悟語叫做「achai」,除了上面提到的果肉可以吃外,樹幹與板根都可用來供做屋內的宗柱、牆板、厚木地板、船首、船尾板、座墊、盛置飛魚的木盤、搗檳榔之小臼、熔解銀器時的薪柴、織布機的刀狀打棒及供男性老人所佩戴半月形的項飾等。
停車場周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