馮珍芝老師
如果說天主教聖母聖心修女會是曉明女中骨架雛型的創造者,那歷任的修女校長們便是曉明女中血肉靈性的貢獻者,而其中擔任曉明女中校長工作長達十八年之久的朱南子修女,對於曉明女中的影響更是深遠。
變動世局中孕育堅毅
朱南子修女,本籍湖南長沙,一九四七年生於抗戰名都四川重慶,成長於地震頻仍的台灣花蓮,輾轉逃難的童年與東台灣艱困的軍人子女生活,對於朱修女堅毅個性的塑造,有著相當大的影響。由於家庭信仰,朱修女在小學受洗為天主教徒,星期假日常參與教會活動。中學時,由花蓮女中轉學到台中女中,常到聖母聖心修女會當年所創辦的惠華醫院(即今日曉明老人福利館)聚會聽道,嚮慕清靜簡樸的修道生活,升高三時進入聖母聖心修女會,經過數年審慎的獨立思索、嚴謹的培育學習與深刻的內在反省,滿心喜樂的皈依天主發願成為修女。
升學迷思中堅持性靈
一九七0年朱修女自靜宜大學畢業後,即被派遣至修會創辦的曉明女中任教,擔任導師。朱修女在擔任導師期間與青年學子朝夕相親、砥礪相學,深刻瞭解:唯有在愛與多元學習的環境裡成長的孩子,才能懂得生活、熱愛生命,過度的強調升學反而窄化了學習之路。因此一九七五年朱修女接掌曉明女中校長一職後,除了努力於曉明原有的初、高中教育,對於一九七四年由高級護理科改制的護理助產合訓科,以及同年成立的高、初中音樂實驗班,亦挹注了無限心血,帶領曉明所有教職員工,兢兢業業、努力付出,期許每一個曉明孩子從不同的學習領域中,都能成就自己、成全他人,為人間帶來更多的圓滿。
一點一滴推動全人教育
朱修女擔任曉明女中校長十八年期間,無時無刻不為提供給全校師生更理想的教育環境而殫精竭慮。除在硬體方面努力建設以提供完整的設施、讓學生在簡樸卻深寓人文藝術精神的建築環境中,快樂的成長與學習,並以「天主是愛」的精神,設計課程和活動,落實天主教學校「全人教育」的理念。在社會大眾仍惑於升學主義的迷思之際,朱修女帶領著曉明所有行政人員及教師,獨排眾議,堅持舉辦各項豐富學生精神內涵的活動,多年努力,已發展成深具特色的傳統:
一、一九七六年開辦「新生生活訓練營」傳承曉明精神。
二、一九七六年正式設立「倫理課」,提供生命教育方向。
三、一九八六年發展常態性營隊「學藝營」,鼓勵積極求知。
四、一九八六年設立宗教輔導室,提升靈性教育。
五、一九八七年成立「惜福社」,推動環境教育工作。
六、一九八七年發展「學生自治會」,落實民主法治精神。
朱修女一直認為科技儘管進步,但如果缺少了「文化」,缺少了「人性」,缺少了「愛」,則人類創造出來的「進步」,反而會嚴重戕害了生靈。人類邁向廿一世紀之時,必須重新調整教育的方向,才不會重蹈上個世紀人類在教育上的迷失與錯誤。朱修女說:「修女辦學是一種入世,而入世的重點是在陪伴孩子、聆聽孩子的心聲,而不是為了辦事業。」所以高升學率不是曉明的驕傲,學生人數的成長也不是曉明的目標,朱修女期勉曉明師生能時時以反省的態度、宗教的情懷來經營生命,使自己更有力量對抗社會偏差的價值觀。
身為教育人的風範
一個學校傳統與文化的建立,與學校的領導者有密切的關係。曉明女中四十年來的成長,是歷屆校長共同努力經營的成果,而其中經營最久的朱修女是最重要的影響者,她的身教與言教,是曉明師生一直努力遵循的教育典範。學生們尊她為「冰山美人」,老師們覺得她「望之儼然,及之也溫,聽其言也善。」
資深老師也是第一屆校友的劉麗君老師這樣形容朱修女:「身為導師,她的記憶力驚人,教過帶過的學生名字,她都能不假思索的叫出,而且越是調皮搗蛋的,她記得越牢、叫得越熟;身為校長,她的堅持度高,只要她認為對的、該做的,她絕不輕易妥協,擇善固執使她得罪了許多人,但是為了學生,她無怨無悔。」
整理朱修女較為顯著的教育人風範有五:一、追求真理;二、聆聽時代訊號;三、擇善固執;四、勇於反省;五、簡樸生活。她對於生命的深度關懷,雖然隨著職務的轉化而從年輕學生的教育移轉到對孤弱老人的照顧,但是對於國家社會責任的承擔與生命內在聲音真誠的聆聽,朱修女從不懈怠,她常說:「我沒有特殊的領導風格,只是憑著一股傻勁兒,以,『做能做的』和『做該做的』來期勉反省自己,堅持自己的辦學理念,遇到困難絕不輕易妥協或退縮,不管任何事、任何活動,總以學生為出發點,凡事對學生有利的,都會堅持到底。」.
朱修女用她的實際行動與人格風範為天主的愛做了最具體的見證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