圖
圖
書
宗教與人心安頓
作者:傅佩榮
出版: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
領域:生命教育領域
級別:高初
簡介

推薦老師:錢永鎮老師


        信仰與宗教的現象,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。而它不只對個人產生影響,對整個社會的風氣更是有左右的力量。如何觀察宗教、思考宗教,的確是現代人重要的人生功課。
  但是要客觀且深入地認識宗教並不容易,需要有「師父領進門」的閱讀,而傅佩榮教授所寫的《宗教與人心安頓》這本書,就是相當適合的入門書。這本書分成四輯,輯一:剖析臺灣宗教現象;輯二:認識各大宗教信仰;輯三:面對今日的文化困境;輯四:欣賞儒家宗教向度。
    輯一的內容,最值得閱讀的是傅教授對正信與迷信的解析。它讓我們知道,迷信是欲望在作祟,而恐懼也造就了迷信。倘若要分辨宗教的「正與邪」、「高與低」,傅教授建議我們參考英國史學家湯恩比的說法。簡要來說,只要某一宗教宣示「人性需要淨化、向罪惡挑戰、在苦難中磨練」這三點,就可以認定它是個高級宗教。
    輯二的內容在介紹各大宗教,不過開頭的「宗教解題」應該細讀。它告訴我們什麼是信仰、宗教信仰與人生的關係、宗教的類型、宗教的條件、宗教的高低與功能等主題。接著是各大宗教的介紹,其中的基督宗教、佛教、伊斯蘭教可以優先閱讀。
    輯三與輯四的內容比較深,最好放慢閱讀,遇有不懂的內容,與同學討論或請教老師。特別是輯四的內容,因為儒家是不是宗教,見仁見智,所以作者以「向度」一詞來作標題,同學可以藉此來訓練自己的思考,也來判斷儒家是不是宗教?並提出個人的見解。
    這本書的敘述深入淺出,內容旁徵博引,閱讀後對宗教的認識,可以達到「見林」的效果,若要「見樹」,再去挑介紹單一宗教的書籍來閱讀。

【作者】

傅佩榮,民國三十九年生,上海市人;台大哲研所碩士,美國耶魯大學哲學博士;曾任比利時魯汶大學客座教授,台大哲學系主任,哲研所所長,現任台大哲學系教授;曾以《成功人生》獲國家文藝獎,《儒道天論發微》獲中正文化獎,並獲教育部教學特優獎。

心得分享
返回上一頁
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