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台灣社會由農業型態轉變為工業社會的時候,台灣的文學創作源流中,抒情風格逐漸成型,而楊牧的散文創作也在這個時期展露頭角,成為現代的先驅者之一。
在楊牧近三十年的創作生涯中,由詩到散文,由傳統的抒情散文到現代的社會評論,他不斷嘗試求變的風格及作法,一直是文壇上備受注目的焦點,由他平等對待每一種文體的做法,不難看出他獨特的氣質與龐大的企圖心,這種氣質與企圖,為他的文學領域開展了寬廣的視野。
楊牧於一九六六年出版第一本散文集「葉珊散文集」,內容多半是個人感懷與體會的一種抒情表現,彷彿一個手握文字方塊的小孩,心懷著憂慮、焦灼租惶恐,堆造自己神秘的小世界,透露著熱情中暗藏的哀傷。這種風格隨日後的文字鍛鍊與對外在的感受觀察,逐漸拓展開來,呈現出自然、外界和內心的相互映射。
【作者簡介】
楊牧
臺灣花蓮人,一九四○年生,東海大學畢業,美國愛荷華大學(Iowa)碩士,柏克萊(Berkeley)加州大學比較文學博士;現任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教授。著作包括詩集、戲劇、散文、評論、翻譯、編纂等四十餘種。
簡介資料來源:博客來網路書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