圖
圖
書
少年小樹之歌
作者:卡特(Forrest Carter)
出版:小知堂
領域:親子共讀領域
級別:國初
簡介


  《少年小樹之歌》的英文原名是「The Education of Little Tree」。它敘述在美國三○年代間,名叫「小樹」的查拉幾族(Cherokee)印地安小男孩,在爺爺奶奶的山間木屋中長大的故事。雖然它其實並非真實的事件,而是作者在自己的查拉幾族祖父身邊時,四處收集來的故事和教導融合而成。但書中對人物個性的刻劃,對印地安精神和智慧的闡釋,及對那個時代的同情和瞭解,會使讀者隨著像山澗般清新的文字,和不斷令人驚奇的意象,一步步進入那個森林、風和山一起歡迎小樹的世界,而發現像自然的規則、生命、愛、尊嚴一樣再真實也不過的東西。

  作者在二十一個章節之中,精巧而有次序的鋪展動人的教育計劃,包括自然、社會人際、語文、數學、宗教等等。當小樹學到體會事物內在的「精神的心靈」後,他不再只模仿大人的身教示範,而開始自己親身嘗試各種鍛鍊,成功的逃避了追捕,卻又被騙走了辛苦的積蓄。在這些前進和跌倒之間,他不只變高變壯;他的心靈,對自然和人世的瞭解及尊重,也都長大了。爺爺奶奶以智慧等待他的腳步,因為教育,也因為愛。而他們知道,「愛和瞭解是完全相同的事」。

  書中多處對「語言」、「文字」提出批判性的看法,值得追求真實和文明的人予以深思。這也提醒讀者,閱讀時不能急著翻閱「發生什麼事」,而要學習品嘗「事情是怎麼發生的」,像小樹一樣去「感受內在」,像爺爺奶奶一樣沈默,因此聽的更清楚、更寬廣、更深刻。或許就能明白書中的第一首歌,而相信仁慈會給予生命的力量。

  從這本書中走出來,紛擾嘈雜的心靈會像「林間的生命逐漸甦醒過來」。然後,大人對待小孩時,知道什麼該說,什麼不該說。大人談教育環境時,會先整理自己的內在生命人格。對小孩而言,在這個不完美的現實中,這本書讓他們經歷一段「人」的教育,或許也就能相信:成長,可以是高尚而有尊嚴的歷程。 文/柯倩華(兒童文學工作者)
 

作者簡介】 

   佛洛斯特.卡特(Forrest Carter,1925-1979 )

        擁有八分之一印地安血統的佛洛斯特.卡特(Forrest Carter ),本名為文薩.卡特徵(Asa Carter),其真實的身分始終成謎。

 

譯者簡介】 

   姚宏昌  

       1967年出生於台北市,浙江省餘姚縣人。輔仁大學生物系畢業。

 

簡介資料來源:小知堂/先讀網

 

心得分享
  1. 少年小樹之歌 (2012/8/29 by 葛妤婕)
  2. 少年小樹之歌 (2011/8/20 by 董彥孜)
返回上一頁
圖